斐濟短角單棘魨 Thamnaconus fijiensis Hutchins & Matsuura, 1984

單棘魨科 — 短角單棘魨

短角單棘魨 (馬面魨) 是單棘魨科的中小至中型體型的類群,是偶見的魚類,食用價值高。在單棘魨科,除了漁撈產量大的菜魚 — 單角革單棘魨 Aluterus monoceros (俗稱剝皮魚、白達仔),接下擁有高漁業價值的應該就是短角單棘魨。短角單棘魨屬 (Thamnaconus) 的短角單棘魨  T. modestus、擬短角單棘魨 T. modestoides、密斑短角單棘魨 T. tessellatus 等等的物種,是深水一支釣、底拖可見之漁獲,市場售價也不錯。近年來,中國沿海快速發展短角單棘魨  T. modestus (當地稱為綠鰭馬面魨) 的養殖產業,使其漁業重要性大大增加。

另外,一些底拖混獲且數量不少的小型短角單棘魨 (如 圓腹短角單棘魨 T. hypargyreus)、或副單棘魨 Paramonacanthus spp. 、或單角革單棘魨的幼魚,因尺寸小價格不佳,常賣給工廠業者,以加工成市面銷售的紅燒魚罐頭,這無疑是非永續之漁業活動 (參考 東北角剝皮魚輓歌)。

除了上述的幾種單棘魨,整個單棘魨科還有一百多個物種,不過多數為中小型,棲息在沿岸珊瑚礁或岩礁環境的物種。這些物種一般都擁有漂亮的體色 (如 Oxymonacanthus longirostris)、或擁有特殊的生物偽裝或擬態的特性 (如 Paraluteres prionurusAnacanthus barbatus),所以更常作為觀賞魚。

台灣之短角單棘魨


短角單棘魨屬目前約有14個有效物種,皆分佈在印度-太平洋海域。在台灣及周邊海域,目前有記錄到7個物種,其中一個是筆者在稍早之前發現的新紀錄種 (Tang, 2020) — 斐濟短角單棘魨 Thamnaconus fijiensis Hutchins & Matsuura, 1984,這是非常少見的物種。另外六個物種為:
  1. 圓腹短角單棘魨 T. hypargyreus (Cope, 1871)
  2. 擬短角單棘魨 T. modestoides (Barnard, 1927)
  3. 短角單棘魨  T. modestus (Günther, 1877)
  4. 密斑短角單棘魨 T. tessellatus (Günther, 1880)
  5. 七帶短角單棘魨 T. septentrionalis (Günther, 1874)
  6. *多線短角單棘魨 *T. multilineatus (Tanaka, 1918),這個物種在台灣以前的文獻被放置在刺鼻單棘魨屬 Cantherhines,故 Tang (2020) 的文獻回顧意外地把這種排除在外。

斐濟短角單棘魨 Thamnaconus fijiensis,20.5 mm SL,台灣北部海域

斐濟短角單棘魨 Thamnaconus fijiensis Hutchins & Matsuura, 1984

斐濟短角單棘魨 Thamnaconus fijiensis 是近代發表的物種之一,在1984年由兩位魨形目的學者,Dr. J.B. Hutchins 及 Dr. Keiichi Matsuura 發表。本種以一尾標本發表,正模標本以魚籠採自斐濟蘇瓦的蘇瓦堡礁 (Suva Barrier Reef)外,並以模式產地之名命名。該標本在水深183米捕獲,故推測其棲地為深水-深海岩礁斜坡環境。斐濟短角單棘魨說是最稀有的單棘魨並不過分,在發表後至今,本種的文獻記錄寥寥可數。
  • Matsuura & Tyle (1997) 記錄一尾採自新喀里多尼亞 (New Caledonia) 的幼魚/亞成魚。
  • Matsuura (1999) 記錄一尾在日本紀伊半島,和歌山白濱外捕獲的個體,是距離模式產地很遠,且第一次在北半球出的記錄。
  • 過後幾年,有來自日本小笠原群島的記錄,也有一些在日本採集的非官方記錄。

筆者去年在台灣的魚市場購買一尾斐濟短角單棘魨的成魚,標本來源為台灣北部近釣魚台海域,故為其撰寫一個台灣新記錄的文稿 (Tang, 2020)。接下來,筆者也在台東漁港的拍賣發現一尾且購入,另外也獲得另一隻北部海域的個體,故目前有三筆從台灣發現的記錄,也確認了本種的分佈包括台灣及周邊水域。

Thamnaconus fijiensis 的鑑別特徵

首先,短角單棘魨屬 Thamnaconus 的一些鑑別特徵為:1) 尾柄鱗片沒有小棘;2) 第一背鰭硬棘的前緣有小刺,側面各一排強棘;3) 恥骨特化鱗("腹鰭"末端的骨質構造)二對,不可動;4) 第一背鰭硬棘位於眼眶上或稍後方;以及背鰭和臀鰭軟條 32-40 及 32-37,等等。在這個形態基礎下,T. fijiensis 在屬內種間的鑑別特徵為:
  1. 鰭條:背鰭硬棘II,軟條33-34 (主要為 33);臀鰭軟條32-33;胸鰭軟條13-14。
  2. 斑紋:肛門附近有一顆非常明顯的黑/深褐色的斑;尾鰭有兩條圓弧形的褐色帶;[亞成魚(正模標本,圖2)]---身上4-5列大斑點,頰部及吻部有平均散佈的褐色小斑點;[成魚(圖1) 數顆斑點組成一團,體側有4-5列大斑點這些種團狀斑,近腹部位置比較分散,頰部及吻部也是散佈著的褐色小斑點。
  3. 背鰭第一硬棘的鰭膜為鮮黃色。
雖然北半球產的個體 (日本及台灣,如圖1) 的斑紋與模式標本 (圖2) 的不一樣,經過筆者的研究,以及根據 Matsuura (1999) 的觀點,目前認為這些標本屬於同種。這樣標本都共有一致的記數形質 (如鰭條數)。而體色斑紋表現及部分測量形態之差距 (如眼眶直徑、體高與標準體長的比例),則認為是成長的變異,畢竟模式標本 (13.7cm) 與我們及 Matsuura (1999) 的標本 (~20cm) 的體形有明顯的差距。不過,若可利用分子生物的技術,比較包括南北半球不同產地個體的 DNA 序列 (例如COI,生命條碼),相信能更有效推斷南北半球的"族群"是否出現種化之現象。

T. fijiensis 的正模標本,13.7 cm

近似種的比較

如上述的鑑別特徵,T. fijiensis 是屬裡非常獨特的物種,沒有多少個種擁有這樣獨特的斑紋排列,除了 1) 密斑短角單棘魨 T. tessellatus 及 2) Thamnaconus fajardoi 斑點短角單棘魨。前者的分佈在西太平洋與 T. fijiensis 重疊,後者則是印度洋的物種。利用以下特徵,T. fijiensis 可與兩者分開:
  1. 與密斑短角單棘魨 T. tessellatus:該種沒有肛門附近的大黑斑;身上的斑點分佈平均且密;尾鰭沒有條帶或斑紋。
  2. 與 T. fajardoi 斑點短角單棘魨:該種尾鰭沒有圓弧形的褐色帶,尾鰭有零散的斑紋,整體上與 T. fijiensis 很像。此外,Hutchins & Matsuura (1984) 指出 T. fijiensis 的鱗片比 T. fajardoi 大。

參考文獻

1. Hutchins, J. B. & Matsuura, K  (1984) Description of a new monacanthid fish of the genus Thamnaconus from Fiji. Records of the Western Australian Museum, 11 (4): 387-391.

2. Matsuura, K. & Tyler J. C. (1997) Tetraodontiform fishes, mostly from deep waters, of New Caledonia. No. 9. In: B. Séret (ed.) Résultats des Campagnes MUSORSTOM, v. 17. Mémoires du Muséum National d'Histoire Naturelle, Paris (N. S.) (Série A) Zoologie 174: 173-208.

3. Matsuura, K. (1999) First record of the rare filefish, Thamnaconus fijiensis (Tetraodontiformes: Monacanthidae) from Japan. Ichthyological Research, 46 (2): 216-218.

4. Tang, C.-N. (2020) New Record of a Rare Monacanthid, Thamnaconus fijiensis (Tetraodontiformes: Monacanthidae), from Northern Taiwan. Platax, 17: 77-84.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