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吻棘花鱸 Plectranthias kamii Randall, 1980

上篇介紹過在台灣常見的沈氏棘花鱸,這一篇介紹台灣另一種大型的棘花鱸 — 黃吻棘花鱸 Plectranthias kamii。黃吻棘花鱸偶見於魚市場,因體型較大,其價值亦較高,多單獨出售。本種在北部、東北部及南部海域可見,棲息深度較深,應在250米以下,棲息環境應為岩礁或硬質海底。

2018年,基隆崁仔頂

黃吻棘花鱸與沈氏棘花鱸以及前篇所提到的 Plectranthias anthioides 有著不少的共同之處,較為基本的共有衍徵如:前鰓蓋骨下緣有兩根向前的硬棘(Antrorse spine);背鰭第三硬棘最長等等。黃吻棘花鱸的特徵及鑑定如下,也跟沈氏棘花鱸作一些比較:
  1. 體色為淡紅色,所有魚鰭亦然。
  2. 尾鰭形狀略為內凹,尾鰭上葉的鰭條延長。
  3. 身體具兩列棕黃色的塊狀斑,一列在背部延伸至尾柄,與背鰭連接;第二列鰓蓋後延伸至尾柄。與沈氏不同的,這些塊狀斑各自獨立不太會在互相連接 (vs 連接 ),而且是橫向長形 (vs 縱向長形)。
  4. 背鰭:硬棘X(=10),軟條數18(也有17);胸鰭:鰭條數13 (沈氏為14)
  5. 背鰭第三硬棘最長,第四及五硬棘明顯短於第三硬棘 。
另外,黃吻棘花鱸是整個棘花鱸最大型的物種之一,成年個體的體長可超過 20公分,實體看著是有點像小型的石斑魚,棘花鱸屬能大於20公分的物種,除了本種外,目前應只有山川氏棘花鱸 ( P. yamakawai)及泰勒棘花鱸 (P. taylori)。所以,在台灣海域能找到的棘花鱸,若有上述的特徵且大於15公分,多半是黃吻棘花鱸。

黃吻棘花鱸 Plectranthias kamii
沈氏棘花鱸 Plectranthias sheni

黃吻棘花鱸在1980年由 Randall 發表,正模標本的產地為日本沖繩,而另外兩個副模標本分別來自關島及帛琉。在台灣,本種在較早期採得之樣本多被鑑定為 P. anthioides,情況尤如沈氏棘花鱸。根據多年來的研究記錄,本種分佈遍及西太平洋地區,包括台灣及日本,帛琉及關島,2017 在印尼北蘇拉威西有首次的採集記錄。亦有紀錄在中、南太平洋地區,如馬紹爾群島、美屬薩摩亞、新喀里多尼亞及法屬玻里尼西亞。

上篇有提到多數的棘花鱸為不超過10cm的小型物種,相較於中大型的棘花鱸,如 P. kamiiP. sheni,而這些小型棘花鱸的棲息深度多半較淺,如屬中最迷你的 P. nanusP. longimanus 可在水深6-75米處的礁石區找到,不像那些只出現在200米的中大型棘花鱸。Randall (1996) 提出這樣的意見,他認為大型的棘花鱸沒有能力與同樣為守株待兔方式獵食的物種競爭,如石斑魚、鮋及䱵科,故其棲地只能局限於深水岩礁。

資料整理:


拉丁學名:Plectranthias kamii Randall, 1980
中文名稱:黃吻棘花鱸、黃吻棘花鮨、卡氏花鱸
中文俗名:花鱸
日文名稱:イズハナダイ
最大長度:21.6cm SL
地理分佈:西太平洋海域,包括印尼、台灣、日本沖繩至千葉縣南端;中、南太平洋地區,如馬紹爾群島、美屬薩摩亞、新喀里多尼亞及法屬玻里尼西亞。
模式產地:日本沖繩


參考資料:
Randall, J.E. (1980). Revision of the fish genus Plectranthias (Serranidae: Anthiinae) with description of 13 new species. Micronesica, 16, 101‒187.

Randall, J.E (1996). Two new anthiine fishes of the genus Plectranthias (Peciformes: Serranidae), with a key to the species. Micronesica, 29(2), 113‒131.

留言